为什么从前的孩子天天挨打, 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?答案...
无忧无虑的孩童最让人羡慕,仿佛他们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儿。但其实,左右为难、犹豫不决、患得患失,每天总是在纠结中摇摆不安,虚度光阴,最后又在不了了之中自责自纠,悔恨不已。这样的心理内耗不仅成人会有,很多孩子也深陷其中,甚至带来身心的一系列问题。许多研究表明,心理内耗引起的慢性压力,若任由其长期发酵,不仅会造成孩子学习缺乏动力、生活提不起兴致、遇事焦虑不安……甚至会给内心造成巨大困扰,引发烦躁、厌恶、颓废、抑郁等各种身心疾病。“精神内耗”,已经成为孩子成长路上不可忽视的问题。成绩好的孩子忙着学习,成绩不好的孩子忙着内耗人脑是一台24小时运转的机器。每当我们在思考时,大脑的数百万个神经元时刻都在马不停蹄的运转,将信息和指令传达到身体各个部位。而一个长期深陷精神内耗的孩子,内在过多的声音和念头,时刻在进行一场场大型的战斗。如同开车的人,一脚踩着油门,一脚补上刹车,不断的拉扯只会持续耗能,不管怎么开,汽车始终停滞不前,无法到达终点。所以有人说“成绩好的孩子忙着学习,成绩不好的孩子忙着内耗”,这话一点也不假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5efa58ca3632411ca7711dd6a9291c7d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一个思想坚定,心无旁骛的孩子,面对问题,第一个念头是想“如何解决”,而一个负面情绪多多的孩子,在行动前说的最多的就是“好难,好烦,好累”。糟糕的情绪控制着他们的大脑,消耗着无谓的精力。越纠结,越焦虑,越内耗。当精力都用在内心争斗的消耗上,自然没有心力再专注去学习。而学习不好又导致孩子内心抵制学习,厌烦没动力,自然学不进去,长此以往,恶性循环,学习只会越来越糟糕。想得多,做得少,明明没干什么,大脑却总处于一种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之下,消耗的不仅是自身的能量,更重要是损耗对生活的热情。我们看到许多孩子年纪轻轻就毫无生气,颓废没劲,大多就是长期处于“精神内耗”的孩子。常见以下的表现:(1)做事拖拉:比起快速完成任务,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反复纠结上“我是现在做?还是再等等呢?”拖拉磨蹭的后果,就是导致效率低下。(2)提不起劲:对什么都没有太大兴致,时常觉得很累很无趣。(3)犹豫不决:渴望改变,又害怕变化,精力浪费在做决定前的左右摇摆中。(4)驱动力弱:目标感不强,做事常常半途而废,还没开始就想放弃。(5)敏感脆弱:玻璃心,太在意别人的看法,常常过度思虑,带来无谓的烦恼。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,却让人意想不到——完美的成长环境,是健康成长最大的障碍!越完美的环境,孩子越容易脆弱曾经知乎有个话题讨论过“为什么从前的孩子天天挨打,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?”,反过来问就是,“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,深受重视和呵护,却心理问题频发?”上千条回答,概括起来的总结是:有专家做过类似的研究,发现农村子女啃老的少,情绪问题也少。反而问题最多的却是中产家庭的孩子,啃老现象最多,情绪问题也多,已然成为心理门诊的“新生客源”。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,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16eb251a153fa30aac391bcdbee9eb7f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农村的孩子大多家境贫寒,小小就要肩负起分担家务的责任,甚至早早就辍学去打工赚钱养家。父母跟孩子的沟通也简单粗暴,高兴了给颗糖,不高兴了给顿揍,没有太多弯弯绕绕的大道理,只有最现实的生存学。但也就是在这种看似“放养”的成长环境中,农村孩子拥有更宽阔的自由空间,高兴了漫山野疯跑,不高兴了也是漫山野疯跑,情绪有释放的出口,探索欲、好奇心也能肆意挥洒,不会被诸多的“后果说”牵绊。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他们,肩上扛着的只有责任,大脑没机会长期浸泡在情绪里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f6fdfe5795c9588563feae5c4a4bb0db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但反观家庭条件较好的中产家庭,比上不足,比下绰绰有余,但给孩子的空间却最有限。他们通常都是高知家庭,父母最关注如何让孩子“生活得更好”,所以对孩子的成长最不遗余力,事无巨细,诸事过问,从吃喝拉撒到学校、兴趣班、交友、出游……恨不得帮孩子安排好所有。殊不知这种密不透风的裹挟下,孩子毫无喘息之地,个人空间、探索空间都被挤压到极致,压抑的情绪无处释放,遇到问题就最容易走极端。这类父母也觉得冤枉,我们关怀备至,不打不骂,苦口佛心地讲大道理,为什么最终孩子却如此脆弱,稍不如意就要死要活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e94540a7885f977b5f709a6c60fb8a6a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答案恰恰是因为,在父母过度的关注下,使得孩子被众多“后果说”所束缚。从小被父母用各种“应该思维”的标准来评判,不断被否定的他们,害怕犯错,遇到选择的时候就忐忑不安,稍微遇到问题和挫折,就容易一蹶不振,钻牛角尖,陷入严重的“身心内耗”。长期“寄生”在父母保护伞下成长起来的孩子,求生存能力几乎为零。他们所能看见的、能感受到的,都是单一又狭隘的体验。他们应对世界的模式就是“父母说”,以父母的评判为界限,以父母的喜好为标准。长大后,发现自己达不到父母标准,失去目标,又恐惧面对挑战的他们,最容易自暴自弃,躺平当个“啃老族”。他们已无多余的精力去应付问题,因为精力都集中在情绪消耗上了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2211f2d10fcd9476c708f65d76466aef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轻装上阵:停止内耗,做有用的事精神内耗的内核是对自我的负面信念,导致过度思考。要想孩子能够乐观应对人生,首先我们要帮助他卸下负担,轻装上阵。1、放手去冒险,营造松弛感瑞典和挪威的科学家曾经把鲑鱼分成三组,做了个实验。第一组:放入装有捕食者鳕鱼的水箱中,这些小鲑鱼和风险共存,需要躲避鳕鱼的袭击和捕食;第二组:也被放置在有鳕鱼的水箱中,但关键的区别是,有一张透明的网将鳕鱼隔离在一边。小鲑鱼能看到他们致命的敌人,也能感知到敌人的游动是如何掀起周围的水波,却不会被吃掉。第三组:则被放置在普通的水箱里,没有任何捕食者,鲑鱼可以怡然自得。实验显示,第一二组的鲑鱼在危险面前变得更加聪明,他们还进化出了不同的应对风险的策略。但第三组鱼就糟糕多了,要么过度反应,要么压根没有反应。科学家将后面这种无反应称为生理应激,属于受到惊吓后的呆滞状态或者惊恐发作的样子。当风险来临,它们的大脑已没有力气去思考如何逃离困境,而是深陷恐惧的情绪中无力自拔。再回头看看,我们的孩子遇到问题时,与第三组的鲑鱼是否惊人相似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bb0bcabdb4f0740dfef61b53669ef61e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研究表明,当我们在做复杂的、体验感丰富的事情时,大脑的神经元就有序增长。而长期做单一的事情,大脑神经元会退化,情绪应对能力会很弱。这就像30年前,英国流行病学家戴维·斯特拉昌提出的“卫生假说”一样:人体免疫系统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,因为没有外来病原体的侵袭,就会转向内部攻击自己的身体,将正常的组织误认为病原体。当生活条件越变越好时,自身免疫性疾病诸如狼疮(lupus)和克罗恩病(Crohn’s)的患病率却增加。所以他认为:通过冒险去接触危险对保护自己是有益处的,这能帮助他们发展自我防卫机制,提高面对危险的能力,并防止意识过剩导致的抑郁。而“第三组鲑鱼”的这类孩子大多恰恰是成长在温室中,没有经历过风雨,无需思考生存问题,所以将太多的能量花在处理和控制内心的纠葛中,以至于没有多余的能量来应付外界的事情。长期的“情绪压力”,又让他们在生活中日复一日的进行无谓的精神消耗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17441e74ad0d851cd512e91174053b43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如何帮助孩子走出“精神内耗”?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,让他像3岁前那样,去尝试,去冒险,去探索。为什么3岁前的孩子永远对世界充满热情,每天就像个永动机般,无时无刻不在爬上爬下、上蹿下跳、搭积木、拼拼图、鼓捣家里的瓶瓶罐罐、拉着你玩过家家,出门骑车、滑滑梯、搬石头、看蚂蚁搬家……这时候的他们,还没有被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的那套集体规则所束缚,内心是松弛的,身心是自由的,时间和精力都沉浸在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中,每天都处于心流状态,成长的速度也飞快。越自由,越松弛,越有劲,越成长。所以,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生活选择权,让他们在生活的摸爬滚打中去经历、去摔跤、去爬起来。强壮的内心从来都不是在温室中浇灌出来的,而是在风雨的抗击中磨砺出来的!2、感受“被需要”,给予价值感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,青少年问题专家迈克尔·汤普森博士曾经说过:今天的孩子什么都有,却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——价值感。过去生活困苦,每个人都要承担家里的家务、照顾弟妹、打工帮补家庭,每个人都是被需要的。但如今不愁吃穿的孩子,生活一切都被安排妥当。听得最多的就是“你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”,仿佛除了学习,他们一无是处。但第一名只有一个,考不到第一名的却有千千万万个。那些无法取得父母心仪成绩的孩子,就容易陷入沮丧和挫败感。离开了学习,他们再也找不到别的目标,更感受不到“被需要”,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人生的价值感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d16d25603243846e1d8a1668a050fdd8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而建立孩子内心价值感的最好办法,就是多给他们机会做贡献。如参与家里日常事务,如分担家务、照顾弟妹、养育小宠物、协助家庭采购、修建花草、制定家庭计划表,在参与中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;也可以是参与各类户外训练营,跟同伴一起扎帐篷、露营、爬树、攀岩,在互助中感受个人被集体需要的成就感。这种“我在做事,我学到了本领,我赢得了大家认可。”的感觉,会使孩子体会到“鲜活的自我”,感受到生活真实的触感。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fe7856a93d74a58b380ef064b3e0ba35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当心理能量聚焦到具体的小事,情绪波动就会减少,内耗的怪圈也会慢慢缩小。3、停止无谓攻击,建立安全后盾父母之爱如潮水,但“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”。父母总怕孩子的人生出差错,所以想尽办法要为孩子保驾护航;殊不知,抢着要划船的人多了,船就开不动了。曾经有位高三学子向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诉苦:“我现在就如同逆水行舟,一个人应付学习已经很吃力了,我爸妈又从岸上扑通扑通地跳到船上来,说是要帮我划船,可他们一上来这船就翻了。”岸见一郎在《不管教的勇气》中写道:“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,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。”https://img-nos.yiyouliao.com/inforec-20230214-79395970cdcd3427b8ffa4677bbaf825.jpg?yiyouliao_channel=xiaomi_image要想帮助思虑过重的孩子减少消耗,就需要父母学会“闭嘴”,戒掉源源不断的唠叨,停止向孩子输入过多信息。将说的权利转交给孩子,认真听孩子说。倾听的目的是让孩子有渠道可以释放,更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定海神针的存在。“无论我是什么样子,都会被接纳”,这种笃定感是抵御内耗的定心丸。一个被接纳,被共情的孩子,跟世界产生的联结越多,当负能量拉着他往下坠时,就能感受到一只有力的手在拉着他,让他重新回到安全有爱的区域。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·卡巴金曾经说过:“你无法平息海浪,但你可以学会冲浪。”情绪袭来不可怕,陪着孩子,迎难而上就能解决它。让孩子被需要,听孩子说,这两点我们可能做的真不够~~~ 这是一篇好文章!
页:
[1]